《报关实务》 一、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: (一)课程目标 1. 总体目标: 知识与技能目标:具有从事外贸及报关行业必需的报关基础知识,掌握报关业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,理解海关通关环节流程的实现过程。 学习方法与能力目标:培养学生具有和客户磋商的能力;具有分析各类通关货物的能力;准确填制货物报关单的能力;正确计算进出口税费的能力;具有解决国际贸易纠纷的能力 情感/态度/价值观目标:具有从事对外贸易专业所必需的关务理论及实务操作应用的素质;具有继续学习、能独立获取新知识能力,具备分析和解决关务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。 2. 修读要求: 为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,学习者需具备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、国际商务单证分析技能基础,学过国际贸易理论与金融、国际贸易实务、外贸单证实务等先修课程。 (二)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报关员职业定位,岗位标准与专业标准对接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,结合课程内容和特征开展教学。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,优化课程设计,注重兴趣导向。针对报关员岗位职业能力,根据报关行业特点,重新进行课程内容整合,合理设置,分配学时。 二、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: 1、教师团队 课程负责人:蒋晶 团队教师:方洁、曹倩、王玮君、蔡永华(企业)、谢飞苑(企业) 三、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: 1、课程类型:专业必须课 2、总学时:60 3、学分:3 四、教学方式(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): 1、授课形式:学时安排:(知识内容40学时+练习实训8学时+复习答疑4课时+机动8学时,其中总计线上20学时,线下40学时) 2、考核方式: Ø 采取线上和线下的方式进行考核。 Ø 成绩构成及比例 《报关实务》课程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,积极开展案例式、混合式、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学习,本课程已经建立了网络课程,网站中构建了学生在线学习系统,通过网页插入式在线测试,即时网上辅导反馈,线上线下讨论、网上作业提交和批改、网上论坛讨论等,促进师生之间、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、问题交流和协作学习。 课程成绩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综合评定。根据教务处统一规定,考试课平时成绩占30%,期末考试占70& (1)过程性考核(30%) 课堂出勤与发言(10%)、线上互动与学习(10%)、课前与课后作业(共6次,10%) (2)终结性考核(70%) 期末考试闭卷(40%),线上完成综合测试(30%) 五、教材与参考书目: 1、教材:《报关实务》罗兴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年版 2、参考书目: (1)关务基础知识,中国海关出版社2018年版 (2)关务基本技能,中国海关出版社2018年版